印刷如何真正实现“互联网+”
这个萦绕在众多印刷企业上空的迷雾一直无法拨开,从一开始模仿淘宝,网上开店接单,再到利用合版技术实现大批量小规模快速印刷服务,再到从设计到印刷到送货上门的全产业链优化,印刷人们终于明白,原来互联网带给印刷的,是更为快捷的信息流和业务流,而对于印刷本身似乎并无影响。
事实上并非如此,互联网让信息再无壁垒,印刷也不再是人傻钱多速来的蛮荒之地,消费者对于印刷的需求很简单:更为个性化,起订数量更少,价格更优惠,服务响应更快捷。这是印刷一直以来的要求,但一个“更”字让印刷企业只有做到更为极致。
有一位年轻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,他把他所在印刷企业的所有印刷加工产品,如名片、单页、画册、纸袋等全部搬上淘宝店,结果网上成交寥寥无几。于是他换了一个思路,把每一款印刷加工产品做成一个淘宝店,结果有的店生意不错,有的店依然乏人问津,几个月后他把业绩排名中段以下的淘宝店全部关掉,并进一步优化改进保留下来的淘宝店,比如确定更为精确的标准尺寸和材质等加工要求。又是几个月,他再次关掉业绩排名中段以下的淘宝店,并把业绩靠前的淘宝店产品进一步优化,比如质量、价格、服务……正是这种无底限的死磕,不断的产品打磨,他居然把几款印刷产品做成了淘宝同类产品销量第一,一时无人能敌。
如果这仅仅是一个“如何开好淘宝店”的秘籍,这个故事也就没有后来了,可正是看似毫无科技含量的几轮淘宝PK,让这位年轻人悟到了印刷如何真正实现“互联网+”的一种可能:打造印刷产品的“爆品”!
互联网无法去印刷,但互联网打破信息和市场需求的壁垒,促进印刷不断进化;印刷是一个关乎民生的产业,最终的使用者希望得到的是高质量、个性化,且更具温情与巧思的产品与服务;印刷还是承载信息与服务的一种介质,商业模式的创新也需要来自印刷的快速便捷的响应。
葫芦娃小批量印品工厂直供平台横空出世
于是有这么七位小伙伴,他们属于印刷的“新一代”,在印刷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,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者,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去影响改造印刷产业,他们不断践行试错。而在为市场提供“小批量个性化印刷极致单品”的这个思路上,他们默契地达成了一致,犹如一根坚实的藤蔓串起了这七位各显神通的葫芦娃。
葫芦娃印品平台,一个专注于满足“小批量个性化印刷极致单品”的采购平台,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诞生了。
品牌营销印刷产品最佳的采购平台
印刷平台的风口早已过去!当很多在葫芦娃的平台上,已经拥有了名片、纸杯、广告纸巾、T恤、手提袋等十余款在全国市场销量遥遥领先的印刷“爆品”,而葫芦娃平台除了将不断扩充印刷“爆品”的品类,更将“爆品”优化组合,实现多个应用场景的应用。比如在中小企业品牌形象应用场景中,客户到访企业,拥有企业品牌CI的名片、纸杯与手提袋,将给客户提供深刻的印象。而在地面行销场景中,所有的营销人员身着广告T恤,为顾客提供采用统一视觉元素的小礼品,比如纸巾和糖果,花费不多,但效果显著……可以说,葫芦娃平台是众多品牌营销产品的最佳采购平台。
而对于葫芦娃平台背后的七位小伙伴,他们创新地采用了“中国合伙人”制度,在葫芦娃平台上利用各自专长各司其职,像打造印刷“爆品”一样不断打磨平台。极致的产品要有极致的品质、价格,更要有极致的服务和体验——这是七位小伙伴对于葫芦娃平台的极致要求。事实上,这七位小伙伴也有各自的事业和业务,其中几位的企业即将登陆“新三板”、“创业板”,葫芦娃平台更承载着七位小伙伴对于印刷“互联网+”新方向探索的希冀。
印刷产业链整合优化的卡位之作。
大家以为葫芦娃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采购平台时,“葫芦娃”们这么回答。实际上,简单粗糙的印刷平台不过是在网上搭建的一个集市,毫无发展潜力。而葫芦娃平台,在采购平台的背后,是每一款单品的细致打磨,是利用大数据对于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与引导,是印刷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后的终端出口,在七位小伙伴看来,葫芦娃平台实际上是他们所认定的印刷“互联网+”的下一个风口——印刷产业链整合优化的卡位之作。